<<返回待申购列表
恒信多元化冲动进军影视圈 迁址西藏搭IPO政策快车?
2016-12-24
恒信多元化冲动进军影视圈 迁址西藏搭IPO政策快车?
恒信多元化冲动进军影视圈 迁址西藏搭IPO政策快车?
  杨玲玲徐天悦
  多年来专注珠宝行业的恒信钻石机构(以下简称“恒信”),近期迈出了多元化布局的步伐,宣布成立恒信文化产业集团进军影视、娱乐等领域。
  与此同时,恒信旗下去年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的恒信玺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信玺利”),也在11月11日突然宣布解除IPO辅导协议,并将公司注册地从北京平谷区迁往被监管层认定为贫困县的西藏拉萨曲水县。此举,被认为是博扶贫政策红利而走的“捷径”。
  有关恒信进军文娱领域、恒信玺利业绩发展等相关问题,《中国经营报》记者致电恒信公关部相关负责人。12月16日,恒信方面书面答复记者:“西藏是中国民族文化的历史圣地,公司地址变更是出于企业发展考虑。公司暂无上市计划进程安排。公司其他重大事项的信息披露,以公司公告为准。”
  同时,恒信在回复提到,恒信文化与恒信玺利是完全不同的法人主体,二者在资金、公司运营、项目运作方面均不存在关联问题。恒信文化自成立伊始,以全球化视野进行开发、布局,将携手更多国内外行业翘楚,进行资本、内容、生产等多维度的交流与合作。
  “踩风口”进军文娱产业
  近日,恒信宣布成立恒信文化产业集团进军影视圈。
  据了解,恒信文化是一家独立运营的文化集团公司,由恒信影业,恒信互娱,恒信国际,恒信传播,恒信风尚五大子公司组成,五大子公司构成一个完整的事业版图,以影视研发、制作、投资为业务核心。
  “希望通过恒信文化产业集团的成立,及其与国际顶尖企业的联合,打通全球文化产业生态链,促进国内外影视产业间的交流与融合。”恒信钻石机构、恒信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李厚霖说。
  事实上,这并非恒信第一次触电影视娱乐领域。早在2012年,恒信玺利旗下“I DO”品牌就曾植入同名电影《我愿意I Do》借势营销。2013年,I DO又与贾乃亮、李小璐跨界合作打造微电影《我愿意》,轰动一时。2016年,I DO品牌携手陈奕迅推出同名新单曲《I DO》,横扫各大音乐榜单。一直以来,娱乐营销成为恒信区别于其他珠宝品牌的标志之一,从影音植入到演唱会冠名、明星定制等,借助粉丝经济带来的情感附加价值,也使得恒信在娱乐营销上收效明显。
  对此,恒信方面回复《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函称:“近20年的企业发展过程中,恒信始终保持着与文化娱乐产业的密切联系。恒信文化产业集团的成立,是基于业务和资源优势的高度整合,是进一步向市场和消费者的延伸,是优化恒信商业生态链的重要一环。”
  对此,奢侈品(中国)联盟荣誉顾问张培英认为:“恒信玺利同时把明星、娱乐与产品理念结合,在短短十年间就跻身高端珠宝领域实属不易。不过要说到行业地位还是处于竞争者的姿态,整体上很难撼动传统珠宝巨头,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此次恒信正式进军文化娱乐产业,被认为是欲借助在影视娱乐领域的进一步发力来为珠宝业务谋求更大突破。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副教授任进认为,“尽管整个珠宝销售大环境有所滑坡,但是大家都很清楚娱乐业的二八定律,通常投资影视业的成功率不到20%,虽然影视娱乐领域的想象空间更大,但其失误率远高于珠宝业务,所以还是需要靠珠宝主业去维持。恒信能否踩准‘风口’深耕发展仍是未知数。”
  据日前恒信文化产业集团发布会上公布的自主研发的IP项目片单显示,影片内容涉及都市爱情、动作喜剧、网游玄幻、魔幻古装、警匪、动画等多个类型。相比珠宝业务精准专一的定位,恒信一上来在影视领域的布局似乎以“广撒网”为主。
  对于恒信来说,借影视为珠宝业务破局的方式并不难走,但是要想走好,还要尊重影视行业的发展规律。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恒信大举进军文化产业是基于自身业务进一步延伸产业链,谋求更大营业利润,在这一领域,恒信虽然具备一定的资源优势,不过能否取得良好的发展前景,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迁址贫困县博政策红利?
  记者查询发现,主要从事钻石珠宝首饰产品设计研发与销售的恒信玺利,是西藏恒信正隆经贸有限责任公司控股子公司,其实际控制人为李厚霖。2015年7月10日,恒信玺利于新三板挂牌上市。截至2016年6月30日,李厚霖持有恒信玺利11.72%的股份,同时持有西藏恒信正隆99%的股权。
  11月11日,恒信玺利在《关于终止接受上市辅导的提示性公告》中提出,根据公司经营发展需要,公司拟将住所由“北京市平谷区林荫北街13号信息大厦903室”变更为“西藏拉萨市曲水县人民路雅江工业园204室”(变更后的公司住所以工商管理部门核准为准)。
  而11月10日,北京证监局受理了恒信玺利终止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的申请。
  当前,IPO扶贫概念股成为新三板投资的热门题材,在扶贫政策的催化下,部分企业为了享用“绿色通道”给IPO进程带来的便捷,不惜将住所变更到西藏去。
  从近期的信息披露来看,包括鑫联环保、德泓国际、中云创等在内的不少于5家公司已经或计划前往贫困县;不过另一方面,更具有IPO资质的新三板公司在选址上似乎更多偏好迁往西藏。
  根据现行政策,要想享受“即报即审、审过即发”的待遇,必须满足下列两个条件中的一个:第一个是注册地和主要生产经营地均在贫困县且经营满3年,缴纳所得税满3年;第二个是注册地在贫困地区,最近一年在贫困地区缴纳所得税不低于2000万元且承诺上市后3年不变更注册地址。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恒信玺利的应交税费达到5056万元,当年营收、净利润分别达到14.13亿元、2.23亿元;2016年上半年,恒信玺利的营收、净利润分别达到6.21亿元、9698万元。满足第二个条件应该不成问题。
  分析人士认为,虽然此前证监会已为西藏地区企业提供了绿色通道,但扶贫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显示了这一制度红利的效果。
  对于迁址西藏以及上市进程等问题,恒信方面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称,“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正面临消亡的境地,恒信将把对民族工艺的保护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纳入到企业重要的发展战略当中。西藏是中国民族文化的历史圣地,公司地址变更也是出于企业发展考虑。”并提出,公司暂无上市计划进程安排。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在恒信玺利谋求主板上市的同时,其2016年上半年业绩表现并不理想。据恒信玺利2016半年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恒信玺利共增开新店铺约21家,仍在积极进行业务扩张,但是其营业收入、净利润增长幅度都有大幅下降。
  半年报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恒信玺利营业收入约为 6.2亿元,营业收入增长率由去年同期的16.38%跌至1.22%;归属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0.97亿元,净利润增长率较去年同期由22.65%跌至2.07%。并且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显示约为-1.86亿元。
  对此,恒信玺利方面给出的解释是由于上半年公司增加了存货储备,加大了采购力度,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有了较大幅度增加所致。
  宋清辉认为,在零售终端面临“互联网+”浪潮冲击的背景下,珠宝零售业当下的发展困境也是由互联网带来的,恒信玺利也不例外。“若恒信玺利不能够及时进行商业变革和升级,对冲互联网带来的风险,其规模、资源等优势可能就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与此同时,恒信玺利曾多次冲击IPO未果。公开资料显示,恒信珠宝上市申请曾于2011年3月被受理,当年9月被撤回申请,保荐机构由原来的平安证券变更为中信建投;2012年1月再度冲击IPO,并更换了保荐商,同年5月再次撤回申请。
  此外,去年恒信玺利还曾考虑借壳上市,33亿元收购宝光股份,最终因为壳资源价格节节攀升,壳费问题双方未能达成有效共识,只能作罢。
  此次为了IPO绿色通道而迁址,涉及到人才、管理、文化和政府资源等多方面问题。“恒信玺利希望借助扶贫政策,通过将公司地址变更等手段,谋求政策红利。但是,真正优质的企业,尤其具有市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并不会轻易迁址,综合成本太高。”宋清辉分析称。对企业而言,面对诱惑,还是应当理性选择,谋定而后动。
新股分析
 
公告速递
 
您的意见是我们的动力
您的意见及建议:
您的姓名:
您的联系方式:
提 交
非常感谢您对钱龙软件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做到更好!
关闭本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