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6
银行业:新规密集出台 新股密集发行 如果说被“看衰”已经是足够惨,更惨的是已经被“漠视”。2016年,银行业继续蛰伏过冬。裁员、降薪、高层人事变动、金融脱媒这些负面消息始终伴随着商业银行。有不少银行从业者也充满着焦虑和不安,对行业未来缺乏信心。唯一的亮色是今年中小银行迎来久违的密集“上市潮”。除去这些“大事”,与平民百姓相关的,就是一系列密集的“新规”,无论是“每人在同一家银行,只能开立一个Ⅰ类户”,还是“通过柜员机转账资金24小时后到账”。银行业依然是与所有人息息相关,一举一动仍让人瞩目。
一系列银行新规出台
根据银行新规,12月1日起用ATM转账,除本人同行账户间转账能实时到账外,本人跨行和向他人转账,24小时后才能到账,如对转账存疑,可在24小时内撤销。这意味着,ATM转账可以有“后悔药”。此举也属于无奈之举,电信诈骗多发,多是利用柜员机转账进行,此举牺牲了便利性,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此外,根据央行新规,12月1日起银行账户将分类管理。储户手里已有一家银行的借记卡或能转账汇款的活期存折,都属于I类全功能账户,如需再开新卡,则只能开Ⅱ、Ⅲ类账户。今后,个人银行账户实行分类管理,分为Ⅰ类、Ⅱ类、Ⅲ类账户,不同类别的账户有不同的功能和权限。
即将在元旦起实施的还包括:免息期和最低还款额各银行不再统一,违约金将取代滞纳金,超限费不再收取以及双标卡面临退市。
时隔六年再迎上市潮
对于银行业自身来说,上市才是更为重要的。从2010年农业银行(行情601288,买入)和光大银行(行情601818,买入)相继上市成功后,时隔六年都没有银行登陆A股上市了。直到今年8月,江苏银行(行情600919,买入)成功登陆A股以后,银行股IPO才正式迎来“春天”。今年中小银行迎来久违的密集“上市潮”。据统计,2016年,除去拿到IPO批文的银行达到9家,并且仍有10家位于证监会排队序列。
A股市场今年共迎来8只新上市的银行股,银行板块由此扩容至24只个股。二级市场上,新上市的8只银行股与原有16只银行股“冰火两重天”。存量银行和增量银行股之间形成分化:原来的16家A股上市银行普遍仍处于“破净”状态;而今年上市的中小城商行和农商行目前市净率一般在1.5~2.5倍之间。
“在金融发展新形势下,推动中小银行上市是一项带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举措。”中小银行发展论坛秘书长姚余栋此前曾公开表示,一方面,上市可以提升中小银行的公信力和品牌形象,改善中小银行的公司治理;另一方面,上市可以直接补充中小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发挥银行资本金的杠杆作用,推动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银行重点服务的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三农”产业等平稳健康发展,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有力的信贷支持。
焦点
房贷让银行患上“楼市依赖症”
任尔东南西北风,市民仍咬定“房事”不放松。纵观2016年,住房按揭贷款成为银行信贷投放绝对的主力,近半数新增贷款流入购房市场。个人住房贷款持续扩张背后的风险也值得关注,部分银行患上了严重的“楼市依赖症”,13个城市按揭负担比超40%的警戒线,排在前三位的是深圳、上海、厦门,居民住房贷款负担比(月供/月均可支配收入)分别高达128%、94%、85%。
房地产市场的杠杆率进一步增高引起了监管层的重视。银监会再度提出严控房地产金融业务风险,随后多家银行叫停合力贷、接力贷等业务,首付贷等违规行为也得到抑制。
记者手记
银行业消亡不过是危言耸听
银行是一个顺周期行业,说白了就是一存一贷赚取价差。经济环境好的时候,贷款人觉得贷款带来的收益更高,就会多向银行借贷,还起钱来也爽利。银行也会觉得借贷是一件好事,毕竟经济环境好,不还钱的可能性比较低。
但如今,经济环境差了,贷款人借来的钱也不知道可以投哪里,而且回报率说不定还覆盖不了利息,所以就还不起钱或者赖皮不还钱。银行业担心贷出去的钱收不回来,所以也惜贷。因此银行告别了高速增长时代是顺理成章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同业竞争激烈、互联网金融兴盛,让商业银行日子不太好过。
期望继续高增长显然是不现实,可以肯定明年继续有更多的上市银行趋向零增长。实际上有不少银行从业者也充满着焦虑和不安,对行业未来缺乏信心。
近期,毕马威一份报告称,银行及其服务将在15年内消失,大量银行员工或失业。伴随着这份报告,社会舆论对银行的看衰之声达亦到顶峰。
明年,银行业也必须面对年年难过年年过的事实,利润零增长、不良进入2时代。积极的一面是个人信贷继续增长,更多资本进入银行业,城商行、农商行A股“上市潮”延续。
但在全球范围,国内银行业并不算糟糕。银行业消亡不过是危言耸听,只要有资金的需求,银行业始终会有生命力。随着经济企稳、不良迎来“临界点”,已经“衰到贴地”的银行业,明年或有温和的改善。
大事记
1 今年9月28日,邮储银行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阿里巴巴上市以来全球最大规模的IPO,也是自农行上市以来全球最大规模的金融类IPO。与此同时,随着邮储银行的上市,目前我国的6大国有银行全部完成上市。
2 明年起,广大信用卡用户还将收到多份“见面礼”,根据《通知》要求,今后信用卡透支利率将更加灵活,新规则对信用卡透支利率实行上限和下限管理,持卡人可以选择透支利率最低的银行,自然可减少一笔利息支出。此外,“违约金”取代“滞纳金”,免息还款期由发卡行自定,也给消费者更多选择。
3 除了利润增速个位数、不良资产继续攀升和经营情况恶化外,多家银行呈现一个新的迹象:员工薪酬支出减少,曾经的高收入行业陷入降薪潮。
4 2016年可谓是人民币大忌年,尤其是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的贬值势头似乎一直就没有停下来过,兑美元汇价在一年内跌7%。
5 12月份以来,民营银行批筹呈现加速态势,如果加上2015年首批试点的5家银行,民营银行达到13家。但民营银行仍然普遍面临着获客难和资金来源不足等难题。如何破解这两大难题成为考验民营银行经营者们的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