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批创业板“三高现象”愈演愈烈
二批创业板“三高现象”愈演愈烈
今日,第二批8只创业板新股将启动网上认购。尽管不少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8家公司的质地比第一批创业板公司已有所降低,但在首批公司上市后大涨效应的刺激下,第二批公司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金额高这"三高"现象居然较第一批更为突出。
发行价、市盈率双创新高
发行价太高,市盈率太高,这是人们在首批创业板发行时发出的感叹。不过,在首批公司上市后上演了暴涨行情后,市场对于创业板的股价和市盈率的承受能力似乎又有所增加,这也直接导致第二批创业板无论是发行价还是市盈率均再创新高。
据统计,第二批8家创业板公司的平均发行价为28.51元,已然高于第一批28家的25.43元,然而相比首批28家公司昨日58.90元的平均股价,这个发行价依然有相当空间;估值方面,第二批公司平均发行市盈率(按发行后股本计算,下同)为84倍,远高于第一批的55.70倍。
第二批8家公司里,居然出现了2家发行市盈率超百倍的公司--发行市盈率最高的是金龙机电,高达126.67倍,此外阳普医疗为108.70倍,第三名同花顺为92.57倍--而第一批公司发行市盈率最高的鼎汉技术也不过82.22倍;第二批公司中发行市盈率最低的中科电气亦高达59.02倍,而在第一批中,28家中有18家低于此水平。
资金超募变本加厉今日发行的8家创业板公司网上网下将合计融资49.31亿元,仅为前期中国重工融资147.23亿元的33.49%,对市场资金的"抽血"作用有限。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发行价和市盈率再创新高,使得本批创业板公司融资超募比例大幅上升。第一批28家创业板公司原先预计募集资金67.36亿元,最后实际募集154.78亿元,超募130%;而第二批8家公司预计募集资金15.98亿元,实际募集资金49.31亿元,超募比例飙升至209%。原本只需要融资1元钱,结果却到手3元,这些资金如何使用,对8家公司和监管部门来说,无疑将是更严峻的考验。
新股轰炸,如何提高打新效率
本周除了今日8只创业板新股发行外,周五将再有两只中小板发行;下周一则有一只大盘股中国北车招股,下周三还将有三只中小板发行。由于上述每批新股的发行时间都"互斥",这意味着认购了前一批便将错过下一批。
综合考虑来看,选择申购明日的创业板新股和下周一的中国北车,在中签率上应该较认购周五和下周三的五个中小板新股有优势--毕竟创业板开户比例较低大大抬高了其中签率,而在如此密集的新股轰炸形势下,中国北车大盘股发行的中签率也是十分值得期待的。
具体到今日创业板申购,优先考虑高价股认购依然是可取的策略。根据第一批28只创业板新股的中签率来看,发行价是影响中签率的重要因素,大致可以解释40%的中签率变化--28只新股中,中签率超过1%的共7只,其中发行价前5名的新股中有4只位列其中,剩下的那只也有0.82%,依然高于第一批平均0.8%的中签率水平。
(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