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划定创业板四大禁区
证监会划定创业板四大禁区
就在创业板第二批公司上市之际,证监会再出重拳,警示各界切勿逾越虚假信息披露、操纵股价和内幕交易、损害上市公司利益、滥用募集资金和盲目扩张等四大禁区。
上述警示是从日前由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深交所及相关派出机构于北京联合举办创业板首批上市公司培训会上传达的。同时,深交所还要求,上市公司一要铭记诚信二字,善待广大投资者;二是专营主业,用好募集资金;三是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严禁内部交易和操纵市场的行为;四是要在公司治理、规范运作上下功夫。
"证监会和深交所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设定五大禁区,显然有其深刻的用意。"分析人士表示,目前,第二批创业板企业上市的程序已经开始正式启动,监管层此时做出上述举动,显然有维护创业板市场健康、稳定,为第二批公司上市扫清障碍和降低风险的意思。
第一批创业板28家企业上市后,立即招来了市场的高度人气,由于创业板股票普遍市值偏小,股价很容易受到人为操纵,在机构资金迟迟不入市的情况下,游资泛滥成了创业板的一道独特风景。在这些游资的操纵下,创业板股票一路狂飙,经过游资爆炒后,截至昨日,创业板首批上市的28只股票的平均市盈率达到了99.48倍,这被大部分市场人士界定为:已经进入了估值高风险区。
除了游资泛滥之外,创业板还出现了募集资金疑似被变相挪用的苗头,更可怕的是,创业板企业的一些原始股东甚至还打着股权质押融资的幌子,变相出售公司的限售股份。
11月4日,亿纬锂能发出第一份"资金置换"公告,拟用募集资金置换自筹资金。此举一出,立即受到业界关于亿纬锂能有变相挪用募集资金之嫌的质疑。然而,一个多月来,这种势头不但没有因业界的质疑而有所改善,反而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此外,创业板上市没多久,就有媒体不断报道,一些创业板公司的原始股东正通过各种渠道,变相兜售创业板公司的限售股份。据悉,这些原始股东和接手盘一方面约定以5折的价格协议转让,但在具体操作时,双方达成一份"股权质押融资合同",接着原始股东便以"股权质押融资为由"向深交所提出申请,再到中登公司办理冻结手续,等限售期过后再交易过户。这种做法也被法律界人士定性为:"有变相减持限售股份之嫌。"
"正是由于上述不和谐因素的存在,才让监管层不得不加强对创业板的监管,以为今后的创业板市场创造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该分析人士提醒,打击游资只是第一步,如果一旦查实创业板公司确有越轨行为,比如变相挪用募集资金、原始股东变相减持限售股、利用内幕消息交易等,监管层同样也会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或股东痛下杀手。
(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