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债券基金网下打新 收益率显著超出中小板


创业板债券基金网下打新 收益率显著超出中小板

创业板开闸为债券型基金提供一条增收的新渠道。记者统计发现,在网下申购中,首批10家创业板公司中有9家吸引了数量不等的债基参与,其中神州泰岳、乐普医疗、探路者、汉威电子都吸引了10只以上的债基投入重金进行网下申购。不过,考虑到创业板的高风险,目前参与网下申购的债基多为二级债基,这类债基可以不超过20%的基金资产投入到股票市场。
  统计显示,富国、工银瑞信、建信、海富通、华安、华富、招商等基金公司旗下的债基参与创业板申购的热情最高。其中富国天利动用了10亿元左右的资金参与了神州泰岳、乐普医疗等6家创业板公司的网下申购,富国天丰和富国优化强债也动用了七八亿元的资金分别申购了四五家创业板公司;工银瑞信强债基金也是拿出近10亿元来打新股,其同门兄弟工银瑞信信用添利也是打新基金分子之一,投入资金达到七八亿元。建信收益、华安稳定等也参与了5只新股的申购,不过,华安稳定或许手头资金有限,未能像建信收益那样按上限申购。
  对债基积极参与创业板申购的现象,业内人士解释说,主要是债券市场的收益空间有限,而创业板有可能带来超额收益。首批10只创业板新股网下询价结果显示,网下中签率最高的达到2.74%,最低也有0.85%,平均1.57%,与前几个月中小板的网下申购中签率大多集中在0.4%-0.5%区间相比,高出不少。
  华富收益增强型债券基金经理曾刚认为,创业板批量发行和批量上市的方式很可能延续下去。从公告的询价价格分布来看,最高询价价格相对于最终确定的发行价平均高出52%,结合当前市场氛围,首日涨幅应该高于这一数值。由于前几批创业板新股的质地较好,三个月锁定期后的定位可能强于中小板。较大的发行融资额和较高的涨幅,决定了四季度创业板的网下申购能够为债券基金带来丰厚的收益。
(钱龙天地编辑整理)